“百年收藏---保值艺术”论坛在上海开幕
“百年收藏---保值艺术”论坛在上海开幕
2014年11月8日,“百年收藏——保值艺术”专题论坛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隆重开幕。此次论坛由保值堂主办,中国保值艺术品研究会、上海市收藏协会、百年财富、富乐资本、澳中文化基金会等单位共同参与承办和协办。
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吴信训教授,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富乐资本、保值堂董事长齐大伟,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罗宏才教授,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研室主任武千嶂教授,上海交大百年财富俱乐部会长叶宏献,上海大学档案馆徐国明馆长,上海交大百年财富俱乐部高级顾问郑维民,澳中文化基金会主席钟亚章,中国保值艺术品研究会秘书长张正西,上海徐悲鸿艺术研究会会长杨南荣,“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主任屠际春,中国将军艺术协会副秘书长周纯章,红色文化研究书画院院长臧升君,执行院长孟兆民等嘉宾参加此次论坛。
针对“百年收藏——保值艺术”这一主题,参会各界嘉宾纷纷作出精彩的演讲。
著名画家武千嶂先生以“没骨水墨山水画之精髓”为主题,通过北宋徐崇嗣的没骨写意,清恽南田的没骨花鸟,梳理其潜心研究的没骨水墨山水画艺术源流。并结合自身艺术创作经历,展示一位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艺术市场中应具备的性格与素养。其没骨水墨山水画得到业界普遍认可,国内画界泰斗陈佩秋先生曾为其专门题词“武千嶂没骨水墨山水画”。
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先生,以“百年收藏与当代艺术品”为题,在结合海派收藏这一具体现象,向嘉宾完整展示了一个鲜活的海派收藏历史面貌。与此同时,还介绍艺术收藏的价值与魅力,强调艺术收藏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就艺术品保值与增值进行阐释。
保值堂董事长兼CEO齐大伟先生,与参会嘉宾分享了保值艺术新理念和创新商业模式。具体从保值堂商业模式、中国保值艺术品交易网,以及金融、艺术品和移动互联网的关系等相关问题展开系统阐释。保值堂现已具备“七大防伪技术、五大创新、十大商业盈利模式”,并将于近日推出“中国好字画”电视PK大赛,通过这一赛事让艺术界的新人能够得到艺术品爱好者的关注,更好的发掘与培养具备潜力但长期不受关注的艺术家。
另外,齐大伟先生对保值堂的未来发展也做了详细介绍。特别是保值堂即将落户的保艺广场,位于上海北腹地三区交汇核心处,将成为闸北区的新文化地标。该广场占地约1.8万方,总规划近7万方,物业形态包括轻奢精品酒店公寓1.9万方、5A甲级写字楼1.2万方及都市时尚商业街区1.5万方,配置地下车位450多个。入驻企业包涵文化艺术、金融、移动互联网等多个领域。保值堂此举将大大提升线下艺术品交易的便利。
百年财富俱乐部叶宏献先生,则从企业家的视角观察艺术收藏。对保值堂的经营模式与思路给予了肯定,并提出应多举行以企业家为主体的艺术收藏专题活动,使企业家在艺术收藏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等。
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罗宏才教授的讲座更为精彩。以“中国保值艺术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为主题,结合文化部文化市场司、ARTPRICE数据库等科学、权威发布数据,聚焦2011年中国艺术市场这一转折时期,指出伴随中国艺术市场发展与地位提升,国内对于艺术品保真、防伪、保值、增值的钜大需求。此种需求,正是中国保值艺术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保值艺术品交易网产生的历史契机。
中国保值艺术自2011年开始逐步发展,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调整与完善。罗宏才教授结合中国艺术市场发展史中的民族保值智慧,以及国际保值经典案例,为如何进一步发展中国保值艺术提供科学、规范、多元经验。精彩的演讲与客观的评述,赢得了在场嘉宾的一致认可。
之后,论坛演讲者还与参会嘉宾进行了互动讨论,不同领域的智慧相互碰撞,精彩发言引起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成为此次论坛的一个高潮。
本次论坛,还得到了上海交大百年财富俱乐部、上海徐悲鸿艺术研究会、“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澳中文化基金会、中国将军艺术协会、中国红色文化促进会上海分会、红色文化研究书画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取得圆满成功。